毫無疑問,工業機器人是智能制造業最具代表性的裝備產業,在各國發展均受到重視,全球工業機器人近年來銷量保持持續的高速增長。
通過統計數字可以窺視到這一市場的勃勃生機。據統計,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約29萬臺,同比增長14%。其中,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9萬臺,同比增長31%。預計未來十年,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年平均增長率將保持在12%左右。
但面對這樣一個市場,中國企業在其中作為的空間卻并不大。在世界工業機器人業界中,以瑞士的ABB、德國的庫卡、日本的發那科和安川電機最為著名,它們也被稱之為工業機器人領域的“四大家族”。在中國市場,它們同樣也是舉足輕重,幾乎占據了中國機器人產業70%以上的市場份額,幾乎壟斷了機器人制造、焊接等高階領域。
,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巨大市場機會依舊讓他異常興奮。三年前,當協作機器人概念開始出現時,李明洋認為看到了機會。
協作機器人,顧名思義,就是一種可以在一定區域內安全的與人類進行直接交互的機器人。一般來說,與傳統的工業機器人相比,協作機器人的操作相對較為簡單,價格上也比傳統工業機器人“親民”的多。與傳統工業機器人不同,協作機器人在個體大小上就跟它不在一個檔次。為了達到“協作”的目的,機器人與人類之間的工作距離就不能太遠,因而,協作機器人尺寸都是偏小的,甚至可以直接放置在正常工作臺。
作為工業機器人的一個新興的細分領域,由于協作機器人在使用時具有靈活性更強、門檻相對更低、性能價格比更高等特點,這一新興的細分市場被認為潛力巨大。